“十个宝宝八个黄”,新生儿黄疸是宝宝最常见的病症之一,约50%的足月婴儿和约80%的早产儿出现黄疸。
这也是大部分新手爸妈在照顾宝宝过程中,遭遇的第一道难题!
传言称“谁家的孩子没有黄疸,不用治疗,它自然就会消退的”。
真的是这样吗?
什么是新生儿黄疸
其实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就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,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1、生理性黄疸
新生儿出生后2-3天,一些新生儿的皮肤会出现发黄的现象,到出生第七天时,发黄最明显,这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;通常在生后7~10天内逐渐消退,一般不超过2周。
2、病理性黄疸
病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早,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24小时内就已经出现明显的黄疸现象,可能同时伴有比较明显的精神和食欲不佳的表现,如不愿吃奶、吸吮力差、没精神、或尖叫、抽搐,或出现呕吐、腹泻、发烧或体温低,或大便颜色发白、肝和脾肿大等。
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?
胆红素主要产生于红细胞的分解代谢,相比于成人,新生儿阶段的红细胞数量多、寿命短、更新快。
因此红细胞破碎后释放的胆红素就会多,且新生儿自身的肝脏功能还不成熟,胆红素清除能力较弱。
所以新生儿期基本都会有轻微的黄疸。
黄疸对新生儿有伤害吗?
大部分新生儿黄疸程度都不太重,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。
所以,宝宝一旦出现黄疸,宝爸宝妈要先判断是什么类型的黄疸,或者直接去医院进行治疗。
千万不要自己去买药或者相信什么民间的偏方去退黄,不仅不靠谱还可能伤害到宝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