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应对宝宝腹泻?做好这几步
一、怎么判断宝宝腹泻呢?
宝宝2岁前,肠胃壁尚未发育完全,免疫系统也不成熟,肠胃容易受到病毒与细菌的侵袭发生腹泻,即拉肚子。
妈妈可以从排便次数及便便型态改变,来判断宝宝是否拉肚子。
比如一个宝宝,原本1天1天排便1~2次,却变成1天多达6次以上,且为水状,就是拉肚子。
二、不同年龄宝宝腹泻的症状
宝宝拉肚子所表现的症状与病因会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,处理方式也不相同,其中,0~2岁为腹泻多发危险群。
6个月以下宝宝
6个月以下的宝宝,只会用哭闹表达肚子的不舒适,且难以安抚,很容易让爸妈误以为是肚子饿而喂奶,却忽略了宝宝其实是肚子痛,虽然喝奶的当下会暂时停止哭泣,但是一旦喝完奶后肚子更胀,反而哭得更加厉害;
6个月至1岁的宝宝
肚子不舒服就会变得不爱吃东西;
1岁后的宝宝
1岁后的宝宝,已经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了,相对会容易让父母察觉到他/她肚子不舒服。
三、宝宝腹泻处理办法
一般来说,新生儿特别容易拉肚子,爸妈需要格外重视。因为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(相对体表面积与身体体积成反比,刚出生的宝宝因体积小,故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),体内所占的水分比例也较成人多,若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又拉肚子,可能一天内就会脱水。因此,越年幼的宝宝一旦出现倦怠、食欲不振、发烧、拉肚子,必须尽快就医。
2个月以下的宝宝:
体内几乎没有免疫力,如果因细菌引发肠胃炎,会分泌毒素并破坏肠黏膜,需要施以抗生素治疗。
6个月后的宝宝:
除了母奶或配方奶之外,宝宝会开始吃一些副食品,食物种类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,倘若发生拉肚子的情形,可以先观察精神状态,如果精神尚可,亦没有脱水现象,在家中补充电解水,免除日后需要打点滴的治疗,持续观察1天未获得改善再就医。
1岁以后的宝宝:
宝宝能吃的食物会逐渐与成人一样,例如:米饭、面条等,奶粉反而变得较不重要,若有拉肚子,则可选择一些适合肠胃炎的食物调理。
四、宝宝腹泻的四大原因
宝宝2岁之前,都是需要喝奶的,若有拉肚子,大多与喝奶有关,以下几种状况供参考。
1.喝奶状况有问题
奶量过多
奶量过多会对肠胃造成极大负担,可能引起拉肚子。长期喝太多奶,也会养成吃到十分饱的习惯,种下日后肥胖的因子。
合适的奶量是多少?
通常1公斤的宝宝,一天最多可以喝150c.c.,若宝宝5公斤,一天便能喝750c.c.。
突然更换配方奶
当宝宝原本排便情况稳定,突然换成另一种配方奶,很容易不适应,开始拉肚子。
冲泡方式错误
一般奶粉会有小匙与大匙之分,小匙要加30c.c.的水,大匙则需加60c.c.的水。泡的比例不对,导致奶太浓,宝宝的肠胃为了达到平衡状态,必须将体内的水分排出,便会拉肚子。
对奶过敏
对奶蛋白过敏的宝宝,症状并不会立刻显现,可能在喝奶后1~2个月才有过敏现象,开始出现黏液便。通常宝宝喝完奶可能会立刻睡着,配方奶到胃排空需要2小时,解完便便后才会有饥饿感,但对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则会在喝奶后1小时内就哭了,此时爸妈必须考虑配方奶是不是对宝宝不适合。
如需换成低过敏奶粉,也别换太快,因为低过敏奶粉较不甜,甚至会有点苦,宝宝可能会拒绝喝奶,也需一匙一匙慢慢更换,以宝宝可以接受的最大浓度为主。
乳糖不耐
有些宝宝对奶粉里的乳糖不适应,一般来说,少有宝宝完全不能代谢乳糖,可能是乳糖酶较少,造成代谢乳糖的能力较差。因此,选择喝有添加乳糖的配方奶,就容易消化不良,导致胀气、拉肚子,建议选择不是以乳糖为主的配方奶
2.副食品添加错误
6个月后的宝宝会逐渐添加副食品,从原本只喝配方奶或母奶到吃奶以外的食物的过程中,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。
副食品添加太快
副食品中的一些纤维会刺激宝宝的肠胃,使排便次数变多。副食品添加太快、吃到不适合或没吃过的食物,都可能引起拉肚子。
一般而言,9个月以下的宝宝,肠胃道还不是很成熟,副食品应该以植物性为主,若太小就给予蛋白质等较难消化的食物,就可能诱发肠胃道敏感,导致呕吐、拉肚子。
添加过多的糖分
大多数的宝宝都更容易接受甜味,长辈经常给予过多的糖,例如:果汁、软糖等,但糖分在体内会吸收许多水分,因而刺激肠胃道,造成拉肚子。
五、化解腹泻的2大防护措
1.居家照护调整饮食
如果宝宝腹泻,但食欲和活力都较好,也不发烧,可以通过居家护理和简单的饮食来帮助宝宝恢复。
补充电解质
腹泻就很容易脱水,脱水除了打点滴之外,也需要补充电解质,也可以帮助宝宝舒服一点。
但是不要买运动饮料或自行调配电解水,你把控不好比例会让宝宝拉肚子更加严重的。
研究证明,熬稀饭的米汤与输液的点滴成分类似,与人体内的浓度相近,爸妈可以让宝宝喝米汤,来补充电解质。
喝配方奶宝宝改换止泻奶粉
一般宝宝腹泻还是可以正常喝母乳的,但是和配方奶的宝宝我们会建议食用止泻奶粉。因为宝宝拉肚子,对乳糖的消化能力会变弱,持续喝配方奶,腹泻可能更严重。
尽快恢复正常食物
宝宝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,拉肚子并不会变好。宝宝肠胃道休息太久,肠黏膜会萎缩,后续恢复正常饮食会更困难。同时导致肠黏膜变脆弱,免疫力变差,后面宝宝更容易出现腹泻问题。
当宝宝主动要求吃东西,排出的便便也不那么稀,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饮食。
2.事前预防注意卫生
宝宝拉肚子其实是可以事前预防的,只要了解真正的病因,便知道该如何去做。
基本上,拉肚子的成因大部分都是「病从口入」,除了奶粉需要依照不同状况来处理之外,病毒与细菌性的肠胃炎都必须仰赖日常的预防,主要方法就是注意环境的清洁与卫生,可从以下五点着手。
1)平时尽量吃熟食,饮用水一定要煮沸,食物也得经过煮沸后才食用;
2)准备泡奶或煮副食品前,大人的手一定要洗干净。
3)宝宝使用的饮食器具,例如:奶瓶、奶嘴、汤匙等,都需要煮沸消毒。除此,并保持干燥,防潮湿,避免长霉菌。
4)吃剩的奶水不该于室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,再继续饮用。
5)协助宝宝洗手,较大的孩子也要教他们常洗手;
6-8月份是宝宝腹泻高发季节
妈妈们花点时间看一看
宝宝就能少受一份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