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出生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,但是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和需求了哦。今天,小编就为宝爸宝妈们准备一套“考前秘籍”,帮助大家读懂婴儿语言,完成“升级考试”。

01 “妈妈我饿了”
当我们用手指一碰宝宝的面颊或嘴角,他马上转头看向我们,同时张开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寻找食物的样子,嘴里还做着吸吮的动作,这就说明宝宝又饿了,需要给宝宝喂奶了!
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捕捉到宝宝饿了的信号,TA就会表现“暴躁”,比如很激动地扭动身体或大声哭闹。
所以,对于1个月内的新生儿来说,建议家长每1~2小时就主动去观察宝宝是否出现饥饿信号。
02 “妈妈我饱了”
很多妈妈都怕宝宝饿着,但过量喂食也不是好事。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,将头转一边,并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样,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,这时就不要再给孩子喂奶了。
03“我困了,快哄我睡觉”
如果你发现一向活跃的宝宝突然双眼无神,看着某个地方发呆,时不时还打着哈欠,那宝宝一定是困了。
那么就快为宝宝布置好睡眠环境,帮TA做个好梦吧!比如放慢你的动作、放低你的声音或帮宝宝换一个更为安静的环境。
04“快来跟我一起玩”
当你在宝宝面前,他们看着你的脸并表现出很兴奋的状态。宝宝大一些后,还可能看着你发出哼哼唧唧的重复性声音。
当观察到这些信号的时候,就是和宝宝互动的最好时间。
这时候放下其他事,踏踏实实地和宝宝玩一会吧!
和宝宝互动的时候,先等待和观察宝宝的反应,然后再做出回应,这样更容易满足宝宝的需求哦。
05“妈妈我要拉臭臭了”
当你发现宝宝在吃完奶后,小脸涨的发红并且皱着眉头,一副很用力的样子。那么快快给宝宝检查尿不湿吧!
虽然宝宝不会说话,但是能听到爸爸妈妈的互动哦。建议给宝宝换尿布的过程,可以边做边说:“妈妈/爸爸看看是不是拉臭臭啦,拉臭臭要换尿不湿哦。”这种看似简单的互动,不仅能让宝宝感受到爱意,还能刺激他们语言的发育。
06“我不舒服啦”
如果宝宝出现密集、紧急的哭声,且面部肌肉紧张、五官紧紧地皱在一起,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不舒服或者生病了。
这时要检查一下宝宝的身体情况是否正常,四肢有没有被卡主,有没有发烧,或是吃完奶没有拍嗝,胃里有胀气等情况。
如果孩子是睡眠中突然哭醒,可以先尝试换一个睡姿,并安抚他再次入睡。
其实,要了解孩子也没有那么难,只要我们平时多一点细心和耐心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育儿届的“状元”。